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完形心理學-心理學史

完形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三位:分別是魏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與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三個人都是德國人,而後期都因為逃避納粹的迫害而移居到美國,因此完形心理學派最初是創於德國,後期方傳至美國發展。

魏泰默是完形心理學的創始人。首先從事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的實驗,以兩位年輕學者柯勒、考夫卡為為助手以及被試者。魏泰默根據實驗的結果揭櫫了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在心理現象中,整體並不等於部份之和,整體乃是先於部份而又決定各個部份的----完形心理學派由是創立。柯勒除了曾任魏泰默研究的助手外,亦曾以小雞視覺辨別實驗為驗證完形心理學提供實驗的依據;並且以黑猩猩為對象,進行著名的實驗研究,研究頓悟學習,將完形心理學系統化。考夫卡對於完形學派的主要貢獻,乃是在於將完形理論貫徹到發展心理學的體系中,擴展了完形主義理論的研究範疇。

完形心理學對於心身關係的看法,乃是採取「同型論」(isomorphism),認為一切經驗現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與心理現象之間,具有對應的關係,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這實際是一種「心身平行論」的看法。而對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完形心理學從現象學的理論出發,主要以「直接經驗」或「現象經驗」做為其研究對象,具體而言就是指意識組織結構和整體的行為。而心理學的任務方面,考夫卡明確地規範出,心理學的任務是研究「行為與心理物理場(psychophysical field)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完形學派認為,心理學不僅要研究行為,而且還要研究包括自我(人格)和環境在內的心理物理場。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上,完形學派既反對結構學派那種排斥事物的對象和意義而只強調感覺元素的內省分析法,也反對行為學派那種排斥意識和直接經驗而只強調對「刺激與反應」的觀察方法。考夫卡認為,完形心理學所主要採用的研究方法,在以人類為實驗對象時,乃是基於現象學的經驗觀察法;以動物為實驗對象時,則是基於自然科學傳統的客觀觀察法。

在研究成果方面,完形學派主要的貢獻有:

1. 第一是完形學派的整體觀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完形心理學堅持心理的整體觀,認為每一種心理現象都是一個完形,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在他們看來,部份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不等於部份之總和。整體決定著部份的性質和意義;並且強調心理學描述心理現象而非分割現象以追求其結構的任務。這種重視整體、重視部份之間動的交互作用的觀點,對於反對結構心理學的元素主義以及行為學派的機械主義,有著方法論上的重要意義。

2. 第二是對於人類知覺現象與學習理論的研究----
完形學派提出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稱之為:「完形組織法則」(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這些法則迄今仍為說明人類知覺運作的重要依據,而許多完形學派關於知覺的研究結果,仍然被寫入今日的心理學教科書當中,可見其學說的影響力。而以完形組織法為基礎的學習理論,也是完形心理學理論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體系,其中在學習歷程的解釋方面,柯勒的猩猩研究所得的「頓悟學習」(insightful learning)看法,雖然一開始乃是與桑代克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的「試誤學習」看法針鋒相對,然而由今日的看法觀之,兩者適巧可互為補充;而完形主義對於「學習遷移」(learning transfer)的看法,也是由不同傳統聯結主義的觀點,所提出的新解釋;至於魏泰默對於「創造性思維」(productive thinking)長達七年的研究及其成果,無論是在心理學對於思維的觀點上,或是在教育實踐的啟發上,都是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完形心理學主要受人批評的地方有二:

1.

是完形心理學家多注重現象經驗,提出的許多說法:如「格式塔」(gestalt)的概念、場域論、心理環境、等均非客觀存在的經驗環境,而是一種現象性的描述,並且以此解釋許多心理現象,這樣的觀點有著唯心論以及先驗論的傾向。

2.

是完形心理學者所從事的實驗,由於在方法上乃是從現象學的基礎出發,較為重視質的研究,並不十分強調精準的量化研究,因此受到某些較堅持心理學自然科學取向的學者的批評。

 

  總括來說,用個比較有趣的比喻來說,完形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眾多流派當中,就像個特立獨行的遊俠一般,它以反對主流(結構學派、行為學派)的姿態出現,但是又並未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本身理論的影響力,在心理學中所佔據的版圖並不是很廣逑(不像精神分析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一般,甚至被冠以心理學的第一勢力、第二勢力等稱號)但是在就心理學研究範圍的某些層面(知覺理論)來說,完形心理學又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完形心理學在心理學思想的流變當中,除了扮演著橋樑中介、甚至反動者的過渡性角色之外,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也豐富了心理學的體系。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心理學流派

心理學流派:

心理學流派大致有: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功能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心理學。這些流派著重於心理本質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論部分。下面對這些流派進行逐一分析,實際這種種流派都是著重心理現象、過程或功能的某個環節,而忽落其他環節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環節性的研究,沒有進行整體、全面或本質的研究。
行為主義心理學側重於心理外化的一個表現(行為)進行研究。心理通過神經系統來支配肌肉收縮和舒張產生動作,從而產生行為。心理的這種發揮作用的方式是心理發揮作用的主要而且明顯的渠道。心理發揮作用的方式還有許多渠道,例如:談話、書面語言和眼神等。實際上,心理通過神經系統表現於外的整體現象是體態,行為是從體態之中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被優先發展而且突出出來,以致掩蓋整個體態。體態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為就好比太陽,行為掩蓋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們往往是從明顯而突出的部分著手來研究的,所以行為在心理學研究中被突出出來。甚至以研究行為來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學定位為研究行為的科學,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脹。行為主義心理學只是對心理的一個外在現象的研究,心理表現的整體是體態,體態還有其他形式----言談、書面語言和眼神等等,近年來語言心理學的興起就是一個明證。
精神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側重方向是潛意識功能的探究,確切的說是對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傷害意識的研究。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其實潛意識與意識的界限並沒有弗洛伊德所說那樣明顯。比如邊騎自行車邊看風景,騎自行車的行為控制可以根據情況變化隨時出入潛意識。本質上意識也是潛意識,意識的內容一旦不被註意就壓入潛意識,變成潛意識的內容。人的絕大部分行為是受潛意識控制的,受意識控制的行為只占很小的比例,這樣有利於一個人同時從事多項運動,更深刻講有利於人類適應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動都是受潛意識控制的,這有利於減輕意識的壓力。人如果同時要意識到並控制這些活動,人就會被這些活動累死,更無論生存與發展了。這些被壓抑在潛意識的運動一旦出現不正常,就會返回到意識層,重新被意識主動積極的調控。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人人都有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出發,認為人人都要發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發展的心理。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該心理學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著重研究人的發展需求的實現過程,即旨在探討人性自我實現的心理歷程。該心理學主要觀點是認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義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潛力,這實際上是人的發展需求的反映。一句話,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著重研究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心理學,而這僅僅是心理學一個很小的一個方面。
存在心理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探討獨立的個人心理與世界的關系,偏重個人心理的獨立性,探討獨立個人存在的整體經驗。該心理學本質是偏重研究個人心理在世界環境中的整體的變化規律。
完形心理學采用整體論觀點解釋知覺,認為知覺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超感覺的整體經驗。其核心觀念是“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這實際上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自組織過程和結果。吃飯成長的人並不等於原初的人與飯的疊加;獲取知識的人並不是人與知識的總合,知識被已有知識重新組織,然後被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結構也被或隱或顯的改變。知覺就是對幾種感覺經過類似的組織化而形成的,是對幾種感覺的整體反映,雖不等於感覺之和,但感覺是知覺必備的素材和“原料”。這種自組織化的結果是表現出整體性,即完形性。一句話:完形心理學側重的是心理的自組織性,是對心理的自組織現象和結果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主要側重人的認知過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獲取知識的,是研究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心理學,對情緒,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現象研究較少,更無論意誌、動機和需求等現象。
結構主義心理學側重采用實驗方法研究意識的結構,這是受物質結構論影響的結果。由於心理的極高的流變性、復雜性和高度的自組織性,要用單純的實驗來精確化意識的結構,在現有科學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該心理學充分發揮了“磚”的作用,引發對心理學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學上許多“玉塊”。
功能主義心理學是作為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對立物出現的,著重探討個體適應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功能。隨著結構主義的衰落,該學派也自行消失

心理學:心理現象復雜的原因

心理現象復雜的原因
(一)、心理的無法直接感知性。心理作為一種電磁場,人類有限的五種感官是無法直接感知的。只能意識到它的最大共性----客觀實在性,而其他具體的性質則無法直接把握。
(二)、心理功能的強大及無所不在性。有人的地方必有心理發揮作用,必有心理發揮其難以名狀的功能。心理支配人的行為,紛繁復雜的行為都可以從心理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釋。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行為,而心理決定這一切,由此可見,心理的功能是多麽的強大!而且心理自身又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可是由於社會條件的限制,人是無法直接把握心理這種物質的,現實又要求必須對人的行為作出貌似合理的解釋。於是人們就把它“神化”,把“心理”冠名為“靈魂”或“心靈”,把它作為上帝的“傑作”或“旨意”,心理在希臘文中的意思就是“靈魂”。這種把心理神化的觀念使人墜入歧途,在思想是心理更是顯得迷霧重重。
(三)、神經系統的強大自組織性。在心理依靠神經系統發揮其功能時,神經系統自身又可以不斷的建構和完善,使心理功能更好的發揮並且更為強大,並使心理現象更加復雜。這實際上是功能與結構的關系的一個縮影。常用的手使手的結構發育的更能從事經常的活動,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其手較為寬大且結繭;常跑步的人,其大腿往往發達。這些都是功能促進結構發育的例子,發育起來的結構又能使功能更好的發揮。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這種關系更加突出和明顯。神經系統的建構很大程度上依賴神經系統發揮的程度和種類。神經系統發揮的作用越多,發揮作用的種類越多,其結構越完善,越利於其發揮作用(大腦越用越靈)。越高級的動物其神經系統越發達,功能對結構的促進作用越強大。就人而言,剛出生嬰兒的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一半,另一半大腦發育如何主要依靠出生後所接觸的社會環境。有利神經系統發揮作用的環境能大大改善大腦的結構並增加其重量,印度“狼孩”的大腦,其重量大大低於常人,更無論其結構了。
腦科學也表明:經常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越發達;而很少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萎縮,甚至在人的成長中消失!
記憶心理學表明:長時記憶就是改變了神經突出和軸突的方向、大小乃至連接。暫時和短時記憶只是把神經細胞改變的不明顯。
心理本來通過神經系統發揮作用,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神經系統“變的”更有利於心理作用的發揮。這種相互作用,相互完善和促進的情況使心理現象更為復雜,一如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讓人困惑而難辨。
刺激也是一種作用,是一種力的作用,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可以歸結為四種力的作用。不同強度和種類刺激能促使神經系統的發育,也使心理的功能強大起來。因此接觸較多刺激的兒童就比較聰明。
(四)、五種感官的復雜的交互作用。五種感官何以造成如此復雜的心理現象。這是因為貌似復雜事物的本質原本是單純而簡單的,只是在發展過程中復雜起來。這個規律存在許多事物的發展之中,能夠進行復雜計算與變換圖形的電腦,是建立在簡單的二進制的基礎上的;“萬經之首”的易經,其產生只是陰爻與陽爻二者的交互作用;自然界千萬種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五種堿基對的不同的順序連接與配對。視覺、痛覺,觸覺、味覺與聽覺完全可以使心理復雜多變,令人眼花繚亂。

心理學: 心理產生的機制

從單一心理產生的起點來看,首先是刺激作用於神經細胞而引起心理的,這個單個刺激是如何引起心理的?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存在極化現象,細胞膜內側聚集負電荷,細胞膜外側聚集正電荷,膜兩側相當於各存在一個極板,膜內側相當於負極板,膜外側相當於正極板,這樣細胞膜上就相當於存在一個電場,在細胞膜未受到任何刺激時,膜兩側相對靜止不動並存在靜息電位,一旦膜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靜息電位就會變成動作電位,膜兩側的帶電粒子又重新組合,形成了膜內聚集正電荷而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當刺激消失後,細胞膜又進行了調整,又恢復到未受刺激地狀態,此時膜內聚集負電荷膜外聚集正電荷,這樣在膜兩側電場就發生兩次方向性的改變,即電場發生了重大變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此時形成了電磁場,這相當於電磁震蕩。而這次變化的結果是刺激處的細胞膜又恢復原態,故刺激作用對細胞施加的能量全部傳遞出去。這些能量是如何傳遞的呢?這個刺激在細胞膜上引起了細胞膜上電位的變化,產生一個興奮點,引起鄰近未受到刺激的細胞膜電位也發生變化,形成新的興奮點,具體過程是:興奮點的電場與鄰近未興奮點的電場之間出現電勢差,帶電粒子就會移動,使鄰近未興奮部興奮,電場發生方向的改變,該處的電位由原來的靜息電位變成動作電位,產生一個膜內聚集正電荷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與未興奮時的電場方向相反,原來興奮部的能量轉移到未興奮部,使未興奮部興奮起來,進行一次電磁震蕩,產生了電磁場。同理,這個新的興奮部又依次向下一個未興奮部傳播電磁場,其機理在於膜兩側帶電粒子的流動,但是,若我們比較相距較遠的已興奮過的興奮點的話,就發現這兩點並未有粒子的交流,相同的只是兩點都經歷了一次電場的連續變化,並產生了電磁場,這是什麽引起的呢?究其根源,這實際上是刺激引起的電磁場在膜上進行的傳播。神經細胞的細胞膜把刺激“編碼”成一定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沿神經纖維傳播,從而引起人的感覺,產生了心理,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活動就是心理活動,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傳導與加工所引起的現象就是心理現象(電磁場通過神經牽引肌肉細胞從而表現為體態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體態的變化來推測心理變化)。心理就是這個電磁場,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有序擴展與運動就是心理活動。
電磁場是人類無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這是由人類感官的局限造成的,而且心理只有在刺激下才能產生,故而使人感到神秘摸測,心理難以為人所理解所把握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人的心理作為人對刺激反應的產物,在人類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揮了非常廣泛的作用,由於人類對他的無知,對他的巨大作用又無法控制,但人類又必須對心理現象作出看似合理的解釋,所以就把他神秘化,產生了種種假想。
植物和低等動物沒有神經系統,細胞膜上產生的電磁場無法在細胞膜上實現遠距離傳播,更無法實現定向傳播,膜在刺激下所產生的電磁場只是在小範圍內近距離擴散,實現不了電磁場的規範有序傳播,故而這種電磁場不是心理。只有在神經系統的定向傳導與約束下,在膜上產生的電磁場才是心理。離開了神經系統,心理將不會產生和存在。
總之,心理的本質是神經系統在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有序變化的電磁場。

心理辭典30條 2

11、人們常說的四種氣質類型是什麽,其主要表現特征有哪些?
人們常說的四種氣質類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主要有:
膽汁質: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於沖動、反應迅速,思維敏捷,但準確性差,情緒強烈、外露,但持續時間不常。
多血質:活潑熱情,充滿潮氣、行動敏捷、靈活機智,善於交際,適應性強。
粘液質: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沈默寡言,情緒內向,不易激動,註意穩定且難以轉移,沈著堅定,善於自制。
抑郁質:行為孤僻,反應遲緩,對事物反應敏捷,善於觀察別人易疏忽的細節,情感發生較慢,但持續時間長久。體驗深刻具有內傾性。

12、質能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
氣質是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它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一個人做什麽、如何做,是由動機、願望、信念決定的。任何一種氣質類型都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因此我們不能單憑氣質類型來評價人的行為的社會價值,任何一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也可能成為有害於社會的人。

13、什麽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是活動得意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例如,敏銳的觀察力、穩定的註意力、量好的記憶力、深邃的思考力等等,能力是在遺傳的基層上,通過環境與教育的作用,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同時與一個人的主觀努力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14、什麽是性格?
性格是指人對現實穩定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了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特征,是一個人經常如何對人、對事和對自己所表現的基本特點。它是一個人的心理面貌本質屬性的獨特結合,是人與人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一個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會穩定地貫穿在他的全部行為活動中,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預測他在某種情境中的表現。性格表現著一個人的品質、道德行為和世界觀,他在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氣質和能力雖然都是人的個性特征,但和一個人的動作快慢、能力的高低,並不體現一個人的個性本質。而性格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所表現的穩定態度和行為方式。如何對待客觀事物,和怎樣對待客觀事物,就從本質方面表現了個性。它具有直接的社會意義。如忠誠、堅定、勤勞和勇敢等性格,對社會就有積極作用;而虛偽、奸詐、懶惰和自私等性格,對社會就有消極影響。之所以說,性格在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還因為個性的其他方面,如氣質、能力如何表現,以及表現的程度,都以性格為轉移。

15、性格與氣質有何關系?
性格與氣質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範疇。但由於性格和氣質有著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的復雜關系,因此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常常把它們混淆起來。如,有人把活潑、好動、性子太急、太慢的氣質特點說成性格。而把“老實穩重”、“一絲不茍”的性格特點說成是氣質。實際上,二者既有區別,又聯系的非常緊密。性格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在性格結構中,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品質起著主要作用,因此社會生活條件不同,人的性格特點就有明顯的區別;而氣質是由神經活動類型特點所決定的,更多帶有先天性,因而在不同的生活條件下,人們的氣質可能表現出相同的特點。氣質影響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性格可以掩蓋和改善氣質。

16、性格和能力有何關系?
性格和能力有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密切關系。首先,性格特征對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例如,認真、勤奮、熱忱、謙虛、堅定、自信、責任感和事業心等優良性格品質,都能促使能力更好地形成與發展。同時,優良的性格特征也往往能夠補償某種能力的不足。俗話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早入林”等說的就是勤奮這種性格特征隊能力缺陷的補償作用。不良的性格特征,如馬虎、懶惰、對視野的淡漠、敷衍了事和狂妄自大等都會阻礙能力的發展,甚至是能力衰退。其次,性格與能力往往是在同一活動中形成的,人的每一活動都又各種心理活動參加,與此同時也就發生著體力、智力和性格上的一系列變化。

17、人的性格結構與特征有哪些方面?
性格是有許多成分或特征組成的。結構非常復雜。通常把性格的結構分成四個方面,即: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誌特征,性格的情緒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18、什麽是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
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對勞動、對工作以及對自己所表現出的態度即為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無同情心、勤奮或懶惰、嚴於律己或放任自己等。

19、什麽是性格的意誌特征?
人的意誌表現為對自己行為的調節和控制與人的意誌相應的性格特征叫性格的意誌特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自覺性。對自己行為的目的和意義具有明確的認識,並且使自己的行動服從與自覺確定的目的。與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則,為沖動性、盲目性、舉止輕率和獨斷專橫等。
(2)果斷性。指在緊急的情況下,能判明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與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則為武斷或優柔寡斷等。
(3)堅毅性。堅持預定的目的。百折不撓地克服困難與障礙,不怕挫折與失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與此相反的性格特征,常常表現為行動的搖擺,經不住挫折和困難,在困難面前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因而在事業上一事無成。
(4)自制力。這是表現在支配和控制自己行動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冷靜,沈著等,與此相反的性格特征表現為任性、卻、懦弱和易沖動等。

20、什麽是性格的情緒特征?
性格的情緒特征又表現為四個方面,具體為:
(1)表現為情緒對人的行為活動的感染程度,以及情緒受意誌控制程度,如有的人情緒高漲,精力旺盛,富於激情。而有的人情緒體驗比較微弱,情緒安寧、冷漠。
(2)情緒穩定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現為一個人情緒受外界條件變化而產生起伏和波動的程度。如有人在重大事件面前,情緒比較平穩,對情緒易控制;而有的人容易激動,情緒的控制力弱,情緒起伏很大。
(3)情緒持久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現為情緒活動時間和對身體、工作和生活影響的久暫性;如同樣遇到悲傷事件,有的人持續的時間短,對身體、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也較短。
(4)主導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指不同主導心境在一個人身上穩定表現的程度,如有的人經常歡樂愉快,有的人經常抑郁低沈,有的人經常心情安靜,有的人卻常不安和激動。不同的主導心境鮮明地反映著不同的性格特點。

心理辭典30條 1

心理辭典30條
1、什麽是心理?
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

2、什麽是心理過程?
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常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系,並伴隨著喜.怒. 哀.樂等情感體驗等。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誌過程,簡稱知、情、意。

3、什麽是認識過程?
人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總要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心理過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技即為認識過程。

4、什麽是情感過程?
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並非默然視之,無動於衷,而會表現出一定的態度和主觀體驗。如高興、愉快、滿意、或氣憤、厭惡、不滿等情緒、情感心理現象,這就是情感過程。

5、什麽是意誌過程?
人們對外界事物不僅要去認識、產生各種情感,而且回根據實踐的要求,擬訂計劃,制定方案,並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計劃來改造,進行創新活動。人們這種自覺確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活動,克服種種困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的心理活動,就是意誌過程。

6、知情意之間有何關系?
認識、情感與意誌過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認識過程是引起人情感和確定自己目標的基礎,深厚的情感起著動力的作用。激勵著人的意誌行動和認識活動。而人的意誌堅強與否反過來對人的認識和情感以及目標的實現起著巨大的作用。人的認識、情感、意誌等心理過程總是在某種動機的推動下進行的。同樣,人的需要與動機的產生與發展有依賴於人的各種心理過程。

7、什麽是動機?
動機是指激起人去行動或抑制這個行動的願望和意圖,是一種推動人的行為活動的內在原因。動機和人的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緊密相聯。動機不同,人們對現實的態度以及相應的行為方式也不一樣。

8、什麽是需要?
需要是人的生理的與社會的要求在人腦中的反映。人的需要多種多樣。一般來說,可分為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兩大類。如對食物、水、空氣、溫度、運動、休息等的需要屬於生理需要;而對勞動、交往、藝術、文化知識的需要則屬於社會性需要。按需要指向的對象可分為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等。人的情緒與情感不外乎是對上述生理的與社會的,或精神與物質的需要之間關系的一種反映。是上述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一種體驗。

9、什麽是氣質?
心理學中所說的氣質與日常人們所說的氣質不完全一樣。日常人們所說的氣質常常指一個人的風格、風度,或某職業所具有的非凡特點,而心理學的氣質指的是一個人生就具有的典型而穩定的心理活動動力特征,是一個人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上表現的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動態方面的心理特點。

10、什麽是個性心裏特征?
人在認識客觀事物和改造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不僅有認識、情感、意誌各種心理過程,還會表現出每個人特有的心理特點,這些不同的特點,就構成了人們心理上的差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穩固而經常出現的心理特點,就叫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氣質、能力與性格。

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
姆斯(William James)是美國的哲學家和醫生,也是當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在1890年給心理學下的定義是,“精神生活的科學”。他的這一定義,為我們理解心理學開了個好頭,即便到今天,也可以這麽說。我們都有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學究竟是什麽意思,多少也知道一點,盡管學習心理學,既可以通過研究鼠和猴子,也可以通過研究人,心理學這個概念依然是難懂的。

詹姆斯和大多數心理學家一樣,對人類心理學特別感興趣。他認為,人類心理學由一些基本成分構成:思想和感情、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世界以及了解這些事情的方法。對我們每個人說來,這種知識首先是個人的和私人的。這種知識來自我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在世上的經歷,可能受科學事實的影響,也可能不受科學事實的影響。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把自己的經歷當成試金石,很容易對心理學上的事情下判斷。我們像業余心理學家似的,對復雜的心理學現象發表看法,比如,洗腦究竟管不管用,或者當我們把自己對其他人為什麽會那樣行事(認為他們正受到侮辱,感到不開心,或突然放棄他們的工作)的看法當作事實的時候。然而,兩個人理解事情不一樣,問題就出現了。正規的心理學想提供方法,來決定哪些解釋最可能是正確的,或者來確定各種方法所適用的具體條件。心理學家的工作幫助我們區分兩樣東西:一是內部信息,它是主觀的,可能是有偏見的和不可靠的,二是事實。也就是把我們的先入之見和科學意義上“真的”東西區分開來。

按照詹姆斯的定義,心理學是關於心靈和大腦的,可是,盡管心理學家的確研究大腦,我們對大腦的工作卻了解得太少,還不能理解在經歷和表達我們的希望、恐懼和願望時它所起的作用,或者,理解在我們從生孩子到看足球那樣紛繁復雜的行為中它所起的作用。實際上,要直接研究大腦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心理學家通過研究我們的行為,發現了更多的東西,並且運用他們的發現,衍生出關於我們內部情形的種種假設。

心理學也是和方法有關的,生物(往往指人)用這些方法來運用他們的精神能力或心靈在世界上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他們所用的方法也已改變。進化論認為,生物如不能適應變化著的環境,就會瀕臨滅絕(因此才有“不適應即滅亡”和“適者生存”的說法)。心靈一直是由適應的程序塑造的,而且這種塑造依然持續不斷。這就是說,我們的心靈之所以會這樣運作,是有進化論上的原因的——例如,為什麽我們更善於發現移動的東西而不是靜止的東西,大概是因為這種能力有用,能幫助我們的祖先逃避肉食動物。了解這些原因,對心理學家是重要的,對在其他學科(如生物學和生理學)工作的人也同樣重要。

心理學研究的固有困難是,科學的事實應該是客觀的和可檢驗的,但是,不能用看發動機運作的方法來看心靈的運作。在日常生活中,心靈的運作只能間接地知覺到,並且,還得從可以觀察到的東西(即行為)中推斷出來。研究心理學所耗的精力,和玩填字遊戲的很相似。它包括評估和理解現有的線索,用已經知道的東西去填空。另外,線索本身也必須是從仔細觀察得來的,必須根據精確的量度,必須用盡可能科學的嚴密性來進行分析,必須用合乎邏輯的和理性的論據來加以解釋,這些論據要能經得起公眾的考查。我們想要在心理學中知道的大部分東西——我們怎麽知覺、怎麽學習、怎麽記憶、怎麽思考、怎麽解決問題、怎麽感覺、怎麽發育、怎麽相互不同和怎麽相互聯系——都不得不間接地量度,而且,這一切活動都是多重決定的(multiply determined):意思是它們受多種因素而不是一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設想一下,你面對一個具體情況(在一個陌生的城鎮迷了路),要做出反應,有多少東西可能影響你。為了找出重要的因素,其他一些引起混淆的因素就得排除。

在心理學中,復雜的相互作用與其說是例外不如說是正常,理解這些相互作用靠的是復雜技術和理論的發展。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目標是一樣的:描述、理解、預測、並學會怎樣控制或調整心理學所研究的程序。一旦達到這些目標,心理學將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經歷的本質,心理學也就有了實際的價值。心理學上的發現在一些領域很有用,例如,發展教孩子閱讀的有效方法,設計機器的控制板以減少事故的危險,以及減輕情緒波動的人的痛苦。

盡管關於心理學的問題已經討論了好幾百年,但是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調查,還只是過去一百五十年的事。早期心理學家依靠內省(introspection),就是對自己意識經歷的反省,來找心理學問題的答案。這些心理學調查的目的是找出心理的結構。但是,在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之後,心理學的範圍擴大了,既包括意識的結構,也包括意識的功能。心理的結構與功能至今仍是心理學家的興趣的中心,但是用反省來研究它們,有明顯的局限性。正像高爾頓爵士(Sir Francis Galton)所指出的,它使人“成了一個無助的觀察者,觀察的只是大腦自動工作的極細微的部分”。於是,當代心理學家就更喜歡把他們的理論建立在對現象(如他們感興趣的其他人的行為)的仔細觀察上,而不是建立在對個人經歷的反省之上。

1913年,華生(John Watson)為心理學發表了一篇總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t)宣言,認為如果心理學要成為一門科學,那麽它根據的資料必須是可供檢驗的。這種對可觀察的行為而不是內部(不可觀察的)心理事件的註重,同學習的理論聯系起來,同強調觀察和實驗的可靠方法聯系起來,這種觀察和實驗的可靠方法至今還影響著心理學。行為主義的主張認為一切行為都是條件作用(conditioning)的結果,通過指定刺激(stimulus)、觀察對刺激的反應(response)就可以研究條件作用(刺激一反應心理學S-R 〔psychology〕)。發生在這兩者之間的東西,即插入的變量(intervening variables),早期的行為主義認為並不重要,但後來倒變成了實驗假設的主要源泉。測試關於這些事情的假設,使心理學家創造出越來越復雜的、關於心理結構、心理功能和心理程序的理論。

對本世紀初心理學發展有意義的另外兩個影響來自格士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分析(psycho analysis)。在德國工作的格士塔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程序的組成方式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這些發現說明,如果我們的經歷僅僅建立在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上,那麽我們的經歷就和所期望的不同,結論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例如,當兩盞很相似的燈依次閃亮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盞燈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這就是電影的原理)。認識到心理程序用這種方式影響經歷的性質,這就給當代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pchology)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認知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就是這類內部程序。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論吸引了對無意識程序(unconscious processes)的註意。他的理論是關於兒童早期經歷的持續影響以及理論上的心理學結構,他稱之為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無意識程序包括不知不覺的和不能被人接受的願望和欲望,這些程序是從夢、口誤、奇癖中推斷出來的,被認為對行為有影響。特別是無意識的沖突被假設為心理憂郁的主要原因。心理分析家可以用協助人們表達這些沖突的辦法來幫助緩解這種憂郁,並且用基於佛洛伊德著作的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理論來解釋病人的行為。佛洛伊德的理論建立在觀察不到的精神程序之上,這種性質使該理論很難得到科學的測試。多年以來,更科學的或更具說明性的心理學分支沿各自不同的途徑,獨自地發展起來了。

當代心理學今天正處在一個令人興奮的階段,部分原因是在一些地方,心理學分支之間的分界線正在崩潰。怎麽才能認識我們不能直接觀察的東西,不光是心理學要碰到的問題,其他學科也有這個問題──想想物理學和生物化學吧。技術和理論的進步已經幫助了這個進程,這種發展已經改變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性質,並將繼續導致變化。心理學家現在能使用復雜的量度儀器、電子設備和改良的統計方法,以及電腦和信息技術中的所有設備來分析多種變量和大量資料。把心靈當作信息處理系統來研究,已經使心理學家能夠找出更多的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東西,還有介於刺激和反應之間的種種變量,比如註意、思想和決策涉及的變量。心理學家現在能把他們對這些事情的假設不僅建立在內省得來的假設理論上,如早期的分析家那樣,或建立在對行為的觀察上,如早期的行為主義者那樣,而是建立在這些東西的結合體上,其根據是更可靠和更有效的觀察和量度的方法。這些發展,在作為“精神生活的科學”的心理學中產生了一場革命,它們的持續發展意味著還有很多東西有待發現。

其他專門心理學

其他專門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物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漢字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數學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環境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文藝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心靈學。